
人世間,總會有些刻骨銘心的段童遺憾。尤其往往人到中年之后,中超中年才會意識到當初的連冠遺憾到底有多痛。
所以,段童偶爾當遺憾能在多年之后得以彌補時,中超中年就好像如同童話降臨一般不可思議。連冠
比如1995年,段童當申花在足協杯決賽不敵山東時,中超中年很多上海球迷都沒有意識到,連冠職業聯賽第二年就看似只是段童一步之遙的“雙冠王”,居然會在之后的中超中年那么多年里都遙不可及。直到2024年,連冠上海足球才終于擁有了自家的段童“雙冠王”,彌補了當年的遺憾。
又比如,2003年聯賽最后一輪,當上海國際主場不敵天津錯過冠軍時,也沒有人能夠預料到,這個結果最終讓上海足球的冠軍總數減掉了一個。幸好還是在2024年,這一次,另一支上海球隊最后一輪主場大勝天津的結果,終于把命運握在了自己手里。
至于上海足球當年最大的遺憾,莫過于在“連滬爭霸”的格局中,最終成為職業聯賽第一個三連冠王朝的陪襯者。在今年之前,即便是再樂觀的上海球迷也沒想過,“三連冠”這份輝煌居然有朝一日也能歸屬于上海足球。某種意義上,在大連這座足球城親眼見證新一代的三連冠,也算是命運最好的安排吧。

既然提到上海足球的歷史,難免就會提到兩支球隊的前世今生。
上海申花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天之驕子,一開始就繼承了“上海隊”的所有人氣,順理成章地成為城市的關注焦點,成立第二年就為上海贏回了闊別多年的聯賽冠軍。在那個年代,申花就是意氣風發的追風少年,仿佛有能力實現所有的夢想,正如那些剛剛從名校畢業后踏進職場的高材生。
然而,在競爭激烈的舞臺上,聚光燈并不專屬于你一個人。當更強的對手站在最高峰時,申花只能占據稍低一點的位置。好在,這并不會改變申花從周圍獲得的喜愛,也不妨礙他們始終被作為強者來看待。只不過,也正因為環境太過舒適,有時當機會出現在面前時,申花似乎缺了點咬碎牙齒也要往上爬的決心。于是逆水行舟,原本穩居的前列位置也一度變得遙遠和陌生。甚至在某些歷史時期,還因為交友不慎而沾染了一些不良習氣。
面對申花的境遇,我們有資格進行批評嗎?或許沒有。因為,這就是中年人所熟悉的那種常態。誰年輕時還沒點雄心壯志?但真正努力實現了的又有幾個?人到中年之后,會愈加容易接受現實的無奈,“舒適區”“摸魚”“得過且過”“甩鍋”才是更受認可的關鍵詞。
當申花已經步入中年的時候,上海足球又在崇明島迎來了另一個新的少年。但是與當年的申花相比,這支如今叫做“上海海港”的球隊,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充滿了各種迷茫。哪怕是球隊的創始人,當時也未必想清楚孩子的未來到底在何方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,這支球隊都面臨著可能無法生存的危機,當時比較樂觀的一種估計,就是能在申花這位“少爺”身邊找到份“陪讀”的差使。所以,2012年,就在“陪讀”即將參加高考的前夕,還有長輩毫不留情地拿走了重要的數學筆記,只為能讓“少爺”的法國大餐和科特迪瓦佳釀多幾張用來擦拭的紙巾。
但正所謂“窮人的孩子早當家”,或許正是那種強烈的危機感,幫助孩子始終維持著對于勝利的饑渴感。在終于依靠自身的才華獲得資助之后,他們也開始發起了向冠軍的沖擊。然而,正如當年的申花曾經被那個名字里有“大”的王朝球隊長期壓制一樣,這一次,上港遇到了另一個名字里有“大”的王朝球隊,而且對手的實力還更加強大,無論賽場內外都有堪稱恐怖的統治力。2015年的沖擊失敗了,2017年的沖擊又失敗了,接二連三的挫折,讓孩子受到了太多“心比天高命如紙薄”的嘲諷。最困難的時候,甚至有個日后的犯罪大師會拍著屁股來取笑。
如果故事到這里就結束,當然會很遺憾,但也只不過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那種遺憾,隨著時間推移就會被輕易淡忘。好在,孩子并沒有只是安心扮演沖擊者。王朝球隊怎了啦?老子打的就是王朝球隊!2018年的天河,見證了職業聯賽歷史上最精彩的一場比賽,也為孩子和上海足球終于成功圓夢。
2018年的輝煌過后,孩子之后的發展也顯得有些平淡。盡管依然長期位居高位,但是距離頂峰似乎卻變得越來越遠。不過對于旁觀者來說,對此倒也有所心理準備。無非,這就是另一個人到中年之后選擇接受現實的劇本。如果有人從94年職業聯賽元年就開始關注上海足球,相信自身也已經體驗過生活中的人到中年,不難理解類似的心態。
然而,這一次的劇本卻開始變得有所不同。從2023年開始,這個中年人重新展現出那種旺盛的上進心。
又拿到了一個冠軍!很好,但還不夠!
再拿到一個冠軍,還是78分雙冠王!太棒了,但還是不夠!
那么,就用上海足球的第一個3連冠,來慶祝上海足球首獲聯賽冠軍的30周年吧!

這一次的3連冠,或許在競技層面可以有很多解讀。但我真正在意的,卻是那種人到中年之后仍然可以有所作為的精神氣質。不要躺在功勞簿上,不要躲進舒適區,中年從來都不應當成為拒絕為夢想付出的借口。當你在困難面前有所倦怠時,想想《最初的夢想》,想想勝利帶來的喜悅,然后,帶著這份激情去沖擊你的下一個目標!
在上港的助威歌曲中,最有名的應當是“為了夢想,為了勝利,為了上海Always Win”。
當然,有些其它球隊的球迷,會開玩笑地將歌詞改成“為了漢堡,為了大米,為了上海交通卡”。
沒關系,這種改編從來都不會讓我生氣。因為我們都不是陶淵明,生活中已經有太多為了宅米油鹽而進行的付出。就算他們唱出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聲,也不應當成為被嘲笑的理由。
但我還是喜歡“為了夢想,為了勝利,為了上海Always Win”,這段歌詞并不只是屬于球隊和球迷,更屬于每一個還擁有夢想的人。尤其中年人可能更有感觸,如果在不惑乃至半百的年齡,還愿意為夢想而付出,還愿意為勝利而努力,那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啊。
所以,再次感謝上海海港,感謝中超三連冠,感謝這個寫給中年人的一段童話!

人世間,總會有些刻骨銘心的遺憾。尤其往往人到中年之后,才會意識到當初的遺憾到底有多痛。
所以,偶爾當遺憾能在多年之后得以彌補時,就好像如同童話降臨一般不可思議。
比如1995年,當申花在足協杯決賽不敵山東時,很多上海球迷都沒有意識到,職業聯賽第二年就看似只是一步之遙的“雙冠王”,居然會在之后的那么多年里都遙不可及。直到2024年,上海足球才終于擁有了自家的“雙冠王”,彌補了當年的遺憾。
又比如,2003年聯賽最后一輪,當上海國際主場不敵天津錯過冠軍時,也沒有人能夠預料到,這個結果最終讓上海足球的冠軍總數減掉了一個。幸好還是在2024年,這一次,另一支上海球隊最后一輪主場大勝天津的結果,終于把命運握在了自己手里。
至于上海足球當年最大的遺憾,莫過于在“連滬爭霸”的格局中,最終成為職業聯賽第一個三連冠王朝的陪襯者。在今年之前,即便是再樂觀的上海球迷也沒想過,“三連冠”這份輝煌居然有朝一日也能歸屬于上海足球。某種意義上,在大連這座足球城親眼見證新一代的三連冠,也算是命運最好的安排吧。

既然提到上海足球的歷史,難免就會提到兩支球隊的前世今生。
上海申花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天之驕子,一開始就繼承了“上海隊”的所有人氣,順理成章地成為城市的關注焦點,成立第二年就為上海贏回了闊別多年的聯賽冠軍。在那個年代,申花就是意氣風發的追風少年,仿佛有能力實現所有的夢想,正如那些剛剛從名校畢業后踏進職場的高材生。
然而,在競爭激烈的舞臺上,聚光燈并不專屬于你一個人。當更強的對手站在最高峰時,申花只能占據稍低一點的位置。好在,這并不會改變申花從周圍獲得的喜愛,也不妨礙他們始終被作為強者來看待。只不過,也正因為環境太過舒適,有時當機會出現在面前時,申花似乎缺了點咬碎牙齒也要往上爬的決心。于是逆水行舟,原本穩居的前列位置也一度變得遙遠和陌生。甚至在某些歷史時期,還因為交友不慎而沾染了一些不良習氣。
面對申花的境遇,我們有資格進行批評嗎?或許沒有。因為,這就是中年人所熟悉的那種常態。誰年輕時還沒點雄心壯志?但真正努力實現了的又有幾個?人到中年之后,會愈加容易接受現實的無奈,“舒適區”“摸魚”“得過且過”“甩鍋”才是更受認可的關鍵詞。
當申花已經步入中年的時候,上海足球又在崇明島迎來了另一個新的少年。但是與當年的申花相比,這支如今叫做“上海海港”的球隊,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充滿了各種迷茫。哪怕是球隊的創始人,當時也未必想清楚孩子的未來到底在何方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,這支球隊都面臨著可能無法生存的危機,當時比較樂觀的一種估計,就是能在申花這位“少爺”身邊找到份“陪讀”的差使。所以,2012年,就在“陪讀”即將參加高考的前夕,還有長輩毫不留情地拿走了重要的數學筆記,只為能讓“少爺”的法國大餐和科特迪瓦佳釀多幾張用來擦拭的紙巾。
但正所謂“窮人的孩子早當家”,或許正是那種強烈的危機感,幫助孩子始終維持著對于勝利的饑渴感。在終于依靠自身的才華獲得資助之后,他們也開始發起了向冠軍的沖擊。然而,正如當年的申花曾經被那個名字里有“大”的王朝球隊長期壓制一樣,這一次,上港遇到了另一個名字里有“大”的王朝球隊,而且對手的實力還更加強大,無論賽場內外都有堪稱恐怖的統治力。2015年的沖擊失敗了,2017年的沖擊又失敗了,接二連三的挫折,讓孩子受到了太多“心比天高命如紙薄”的嘲諷。最困難的時候,甚至有個日后的犯罪大師會拍著屁股來取笑。
如果故事到這里就結束,當然會很遺憾,但也只不過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那種遺憾,隨著時間推移就會被輕易淡忘。好在,孩子并沒有只是安心扮演沖擊者。王朝球隊怎了啦?老子打的就是王朝球隊!2018年的天河,見證了職業聯賽歷史上最精彩的一場比賽,也為孩子和上海足球終于成功圓夢。
2018年的輝煌過后,孩子之后的發展也顯得有些平淡。盡管依然長期位居高位,但是距離頂峰似乎卻變得越來越遠。不過對于旁觀者來說,對此倒也有所心理準備。無非,這就是另一個人到中年之后選擇接受現實的劇本。如果有人從94年職業聯賽元年就開始關注上海足球,相信自身也已經體驗過生活中的人到中年,不難理解類似的心態。
然而,這一次的劇本卻開始變得有所不同。從2023年開始,這個中年人重新展現出那種旺盛的上進心。
又拿到了一個冠軍!很好,但還不夠!
再拿到一個冠軍,還是78分雙冠王!太棒了,但還是不夠!
那么,就用上海足球的第一個3連冠,來慶祝上海足球首獲聯賽冠軍的30周年吧!

這一次的3連冠,或許在競技層面可以有很多解讀。但我真正在意的,卻是那種人到中年之后仍然可以有所作為的精神氣質。不要躺在功勞簿上,不要躲進舒適區,中年從來都不應當成為拒絕為夢想付出的借口。當你在困難面前有所倦怠時,想想《最初的夢想》,想想勝利帶來的喜悅,然后,帶著這份激情去沖擊你的下一個目標!
在上港的助威歌曲中,最有名的應當是“為了夢想,為了勝利,為了上海Always Win”。
當然,有些其它球隊的球迷,會開玩笑地將歌詞改成“為了漢堡,為了大米,為了上海交通卡”。
沒關系,這種改編從來都不會讓我生氣。因為我們都不是陶淵明,生活中已經有太多為了宅米油鹽而進行的付出。就算他們唱出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聲,也不應當成為被嘲笑的理由。
但我還是喜歡“為了夢想,為了勝利,為了上海Always Win”,這段歌詞并不只是屬于球隊和球迷,更屬于每一個還擁有夢想的人。尤其中年人可能更有感觸,如果在不惑乃至半百的年齡,還愿意為夢想而付出,還愿意為勝利而努力,那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啊。
所以,再次感謝上海海港,感謝中超三連冠,感謝這個寫給中年人的一段童話!

章節評論
段評